中国服装服饰的变化经历了从追求怪异到追求气质,从追求时尚到突出个性,从随大流到理智选购的发展过程,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服装行业在不断向前发展,职业装当然也毫不例外地稳步向前迈进。服装根据行业的特点都要求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做到形象识别与使用功能的统一,融入一定的文化特色,形成鲜明的风格。医务工作者穿用的服装白大褂,其历史悠久。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这种职业的服装逐渐有了分类的概念和改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那种比较简单的用于遮身御寒的服装发展为现在的穿着大方、美丽漂亮的服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护服又增添了许多新需求,例如穿着舒适、美丽、环保、抗静电、杀菌抑菌等。医护服既是防护服装,也是职业标志服装,应当做到严肃、庄重、整洁、美观、大方、合体;既要符合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有利于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原则,又必须标志明显,便于区别,有利于工作。白色工作服、工作帽,个别工种的蓝色或其他浅色工作服、工作帽给人以圣洁的感觉。一定的社会机构,为了能在社会中维护其社会地位,确保其社会利益,一方面对其人员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相对其他机构加以明显的区别。这就是医护服产生和形成的社会依据。因此,医护人员的服装是医疗机构公诸于世的形态性象征物,是属于制服范畴。现代社会机构越来越重视机构成员的自身奉献精神和行为规范,强调每个成员的行为都直接与这个机构的荣誉紧密相关。具体来说,由于制服的象征和标识作用,每个穿着制服的医护人员的行为无论好坏都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地位。白大褂原创于1888年。它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国籍都被确认为一种制服。无论在战争年代或是和平时期,都表现着医院这种社会机构的属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医院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这种标识作用不仅使各社会机构之间区别开来,而且由于它显示着装者的身份、地位和职责,所以,也可以通过穿用制服的差异来明确组织体内部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范围和职责权限。医护服作为一种非语性的信息传递媒体,通过视觉向社会传达着装者的社会内容,同时其也是着装者面向社会的身份证明。